第389章 内阁权力_崇祯重振大明
湖北小说网 > 崇祯重振大明 > 第389章 内阁权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9章 内阁权力

  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三个棘手的案件,让韩爌得到很多赞誉。

  之前就吹捧韩爌的东林党人,如今又开始了吹捧。因为朱由检登极后强调上言大臣德政律,并且以此惩处了阉党附逆人员。他们不敢明着在朝堂上吹捧。但是京城的报房报社,都收到了相关稿件。

  处于锦衣卫监管下的报业,毫无疑问察觉了这件事。这让朱由检注意到,在钱谦益的《大同报》、张溥的《明报》等报纸相继发行后,文官和士人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报刊舆论的力量,开始关注这个行业。

  他对此事的指示是:严格按照《大明律》来。

  上言大臣德政律,可不止是约束官员,还包括士子庶人。对于胆敢违犯的庶民,第一次予以警告,第二次劳动矫正,第三次按律审判——

  让各个报房报社给投稿人回信,对他们施加警告。

  那些投稿的士人,收到报房报社的警告后,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利害。

  因为如果按律审判的话,那可是根据《皇明祖训》制定的“务要鞫问情由明白,处斩”。这种杀头的罪过,给钱也没人干。

  来京城参加大学堂联合考试的生员,因为这次警告,在向报纸投稿时更加小心。抨击官员的稿子照投,但是赞扬官员的稿子,却大多隐去了名字,只称赞他们所在的衙门。

  以前对此事没怎么在意的报房报社,也自审自纠了一遍,在涉及政事的报道上,尽量减少官员名字出现。

  整个报刊行业,越来越是规范。

  韩爌在察觉到这件事后,更是谨小慎微,丝毫没有因为处理好三案而自得。而是兢兢业业,审判逆案人员。

  进入内阁之后,他已经发现内阁的权力不像外界所说被皇帝和九卿所架空,甚至首辅之下的阁臣,权力还大了点。

  之前他担任内阁首辅时,内阁中秉笔票拟的只有首辅一人。魏广微想要分享这个权力,让魏忠贤传旨谕示阁臣协同办事。

  韩爌对此十分惶惧,上疏抗争的同时乞求休致,因此从首辅上卸任。

  可以说,他就是为了保住首辅票拟权辞职的。之前不愿担任非首辅的大学士,也是因为他知道:这些大学士没有多少实权。

  但是这一次进入内阁,他发现首辅票拟权早变了。各种奏疏上面,现在都至少贴着两条票拟。虽然其中一条必须由首辅拟定或同意,但是其他阁臣,也并非毫无权力。

  他这个排名第二的内阁大学士,权力可以说很大。如果精力充沛的话,理论上能为所有奏疏写票拟——

  是否被皇帝采纳另说,独立票拟权却是实实在在的。黄立极这个首辅,都不能剥夺他们为奏疏书写票拟的权力。

  尤其是皇帝为阁臣分配了业务,他们对相关领域的奏疏,必须书写票拟。

  这让韩爌心中更是感叹,如果早知道这件事,自己早就来上任了。凭借自己的能力,完全能让皇帝更多地采用自己的票拟,把黄立极这个首辅架空。

  同时他心里对黄立极这个首辅也有些鄙视,认为他轻易放弃了历代首辅争取来的权力。

  自己辞职都要抗争首辅票拟权被分享,黄立极却轻而易举同意了这件事。外间甚至都不知道,首辅票拟权之外,大学士同样拥有了独立票拟权——

  也难怪这些大学士面对九卿权力的扩大,抗争一点都不激烈。因为他们批奏疏都忙不过来,哪里还顾得上九卿扩权。

  韩爌入阁任职后,皇帝为他分配的是审案业务,所有三法司的奏疏都要在他这里过一遍,并且写出票拟。

  其它方面的奏疏没有做出要求,但他如果有精力,同样可以写票拟。就像三法司的奏疏,其他大学士同样可以观看,甚至书写票拟——

  毕竟皇帝要求每封奏疏都必须至少有两条票拟,却没规定上限。理论上所有阁臣都能观看送到内阁的奏疏,并且书写票拟。

  而且这些票拟中,其中一条必须由首辅拟定或同意。在首辅忙不过来的情况下,通常会委托信任的大学士,帮他书写票拟,然后盖上印信,表示自己同意。

  所以首辅的权力还是很大的,能通过奏疏的二次分派,拉拢或排挤某个人。

  根据韩爌的观察,黄立极最喜欢委托写票拟的大学士是李国普。此人最初在内阁中排名第四,后来张瑞图下去后,他就升为第三。在次辅施凤来有可能对首辅带来威胁的情况下,他以北直隶同乡的身份,得到黄立极抬举。

  如今韩爌入阁,在内阁排名第二位成为次辅。黄立极的压制对象,自然包括了他。

  按理说韩爌应该和施凤来联合,对抗黄立极合李国普的联盟。但是他却知道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因为他担任的次辅,挤的是施凤来的位子。以后还有可能排在施凤来前面,接任首辅之位——

  施凤来不恨死他就好了,怎么可能联合?

  所以韩爌能拉拢的,只有后来入阁的郑以伟和徐光启。

  但是这两个人都是皇帝选出的中立派,面对阉党和东林党的拉拢,他们都不理会。

  韩爌无奈之下,只能选择蛰伏,先办好手头的事情,然后等待时机。

  不过时机还没等到,韩爌就发现了一件让他惊惶的事情。那就是戡乱救灾委员会,在侵夺内阁的职权——

  有关戡乱和救灾的奏疏,不但要在内阁过一遍,还要送到这个委员会,提供处理意见。

  皇帝大部分时候,会尊重戡乱救灾委员会的意见。内阁相关的权力,正在被进一步削夺。

  这个委员会中,有黄立极、徐光启两个大学士,还有袁可立、杨景辰、毕自严三位尚书。

  即使皇帝没有给这个委员会委任主任,但是以袁可立的能力和资历、还有皇帝对他的认可,毫无疑问在其中拥有主导权。

  也难怪有人说袁可立实际是首辅,拥有首辅权力——

  他在戡乱救灾事务上,确实有这样的权力。

  这个跨部门的机构,让韩爌深感不安。因为这代表着,六部完全能把内阁撇过去。

  所以他想到京城传言的枢密院后,觉得不如把军事业务分出去。把袁可立这个兵部尚书,从政务上剥离。

  以后,纵然袁可立成为枢密使,被人称为枢辅。也不能让他插手政事,侵夺内阁权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bxs.cc。湖北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b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